最近同媽媽電話聊天,發現了一個她的秘密。其實沒什麼大不了,但也反思一下其實自己對媽媽的認識不太深。我們原先說我是12歲升中學的暑假才學識游泳,因為媽媽自行找了私人教練,根本沒有任何前奏,只在上堂前幾日知會我星期六到某泳池上課。細節不說,媽媽的這個無心手插柳改變了我的中學生涯,就是在中學參加了5年的泳隊。 媽媽說我應該要感謝她,是她改善我的人生。她說她就是不幸運的人,因為她不懂踩單車。我吃驚問 「真的嗎? 我都不知道」媽媽說「是啊,你沒有留意你們學踩單車的時候,我是步行跟著你們?」我回想以前的畫面,的確是這樣。我問媽媽為什麼她不跟我們一起學,當時她應該還未到40歲。媽媽說是爸爸叫她不要,免得受傷。 原來媽媽的秘密始作俑者是爸爸,如果沒有爸爸,媽媽就少了一個秘密。
Author: Genny
雙子塔
前陣子,媽媽WhatsApp了一幅馬來西亞雙子塔小擺設的照片來,問是不是我的,我就回答是。過了幾分鐘,媽媽的電話就過來了。媽媽: 我記得那個擺設是爺爺的嗎? 那時你說想要的時候,爺爺不是太想給,因為他很喜歡,我有沒有記錯?我: 是啊~ 也10多年前了。星期日那天去爺爺那邊吃飯,他們剛從馬來西亞回來,手信都放在電視櫃,每家人自己選,雙子塔就放在當中,只有10多歲的我自己就認為那是可挑選的手信之一。媽媽: 那時我有像有跟你說不要選那個,因為爺爺很喜歡打算自己收藏我: 嗯,我不記得是不是你跟我說不要跟爺爺要那個擺設,好像是你又好像是大姑姑。他要自己收藏就放在自己房間,不要放在手信堆中媽媽: 我記得我用了一個他可以聽的音量說「小朋友想要也不一定理會」就是想他知道可以不用理會你。他放出來是想讓大家都觀賞他最喜歡的擺設,那知道他孫女與他眼光一樣,一進門就喊著要。我: 哈哈哈哈媽媽: 最後你要怎樣讓爺爺割愛,把雙子塔搞到手? 我: 我們走的時候,爺爺突然走近我,把雙子塔放在我手。媽媽: 哈哈~他也不容易,掙扎了整晚才決定送出。我: 哈哈,現在塔在你手,爺爺會夢中找你媽媽: 我是無辜,只是keeper,要找當然要找他最愛的孫女,連心頭好都給你。我: 不要,好害怕,我快要睡媽媽: 怕什麼,你又不是不認識爺爺 *爺爺幾年前已離開,回想起來,我跟爺爺也沒有很多的交流,最有印象是小時候他送了我跟哥哥各一件毛衣,哥哥的是黃色,我的是紫色,可能這是為什麼我喜歡紫色的原因。其次可以是他有時會跟我們玩一些card games,再來就是這個雙子塔。雖然交流不多,但我也感謝他,因為有他,才有爸爸,有爸爸,才有哥哥,再有我。
中文輸入法
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網上流傳已久的笑話。 有一天,男同事忽然向旁邊的女同事問—男同事: 飛機點打? 女同事(面紅): ….. 男同事(大聲): 飛機點打啊? 女同事: 我點知姐…. 男同事: 又話好叻倉頡… 以為只限於網上自由創作,竟然在剛過去的weekend發生在我身上。事緣我去加州探一個20多年沒有見的小學男同學,他很有禮貌的關心家母,問問她的近況。我也有問必答說「媽媽其實一直都是家庭主婦,不過非常好學,在我和哥哥唸大學就重返校園唸書,考取學位,有時更是全級第一。工作技能例如打字,是用倉頡,我也只是用速成,我有字不懂怎麼打,也要問她。」我想了一想,就舉個例子「好像我不懂打飛機的飛字,也要問她。」我說完也不覺得自己有問題,但空氣靜止了2、3秒,然後小學同學說「其實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回應,我可以跟我的朋友們說一個20多年沒有見的小學同學竟然跟我說她不懂打飛機。」大家大笑了,我就說「一個不好的舉例!」為何我千舉萬舉 (當時我根本不用舉例,多的多此一舉),竟然舉了一個這麼敏感的例子,也真的是服了自己。
好耐無見
上水的時候終於來到,三月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更新,四月因為搬家的關係體力透支,終於完成unpack就已經是四月下旬,時光真的飛逝。這個星期差點發生了兩次交通意外,還是在48小時之內,好彩有驚無險。但還是要反省反省一下自己的駕駛態度,結論都是我犯一些很初學者的毛病,所以挺生自己的氣。可能精神繃緊的關係,其實只是出左邊界一點點和很近左邊界,只要輕輕的把軚盤向右adjust就可以了。但我太緊張的關係,用力過猛,導致失控,好彩自己沒受傷,也沒有弄傷別人。但由於是初學者才應該犯的錯誤,令我開車自信大減,星期五要開長途車是真的很害怕會累己累人。有時真的在想有沒有駕駛學校可以補補鐘,好好重新學駕駛,又能補回自己的自信。
媽媽教會我愛情的兩三事
記得青少年期,媽媽在某個星期日很認真的跟我說「妹妹,你要知道男人都會把朋友放在第一位,朋友有事就馬上幫忙;妻子叫他幫忙做家務,可能要拖一拖。長大後你就會明白,要看開些,不要太過不開心。」
平行時空
2021年的第一篇,談談開心事,也說說負面的平行時空。 1月1日—終於完成人生想做的事—到達美國總統山。總統山位於South Dakota,公園有四個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前總統頭像,分別是George Washington, Thomas Jefferson, Theodore Roosevelt和Abraham Lincoln,他們的政績代表了美國建國130年來的歷史。從居住地到South Dakota需時10小時,我們一行人就12月31日早上出發,途中停在Wyoming的Independence Rock State Historic Site (個人覺得不去也不可惜),這塊大石有很多刻字,是很多很多年前人們穿州過省到Oregon、California、Utah會停下休息的地方。由於安全關係,我們沒有爬太高,主要圍繞大石走一圈。一直在想,沒有GPS的年代,他們怎麼知道向哪個方向走能走到大石(方向感超差的我表示不懂)。繼續上路,到附近的城市Casper睡一晚,我們住的motel有免費wifi,其實就算沒有也okay,因為我是無限數據。但可能motel的地理位置不佳,連接不到wifi,數據也是一陣有一陣無,全憑運氣,人生究竟想點呢?
愛回家之開心速遞
最近媽媽在電話上問我有沒有看TBB的劇集,我「有啊,愛·回家之開心速遞」媽媽很興奮地說「我們也是啊! 你最喜歡誰?」我「金城安與Bonnie」媽媽「哦,原來你喜歡看『廢青』」我 =.=” 不想跟她說話,「比較喜歡看大學的劇情,跟朱凌凌、George、池子孝都比較搞笑。很多人都想安仔與朱凌湊成一對,不過我還是喜歡安Bon。」媽媽沒有好氣說「難道George和阿孝也要搞『hehe』」我「是啊~他們那麼sweet,扮拍拖時叫對方做阿boo,很甜蜜」 看來媽媽還是不太能接受hehe或sheshe,我本以為她是很accepting的。除了安Bon,我第2喜歡是TT和紅衫魚的菠蘿包情緣 (媽媽一針見血說「TT是一隻沒有腳的小鳥)」。 愛回家系列應該是近年比較受歡迎,長度20分鐘,故事與故事之間是有連結但又不用每集觀看,隨時可以jump in and out。師妹上年因為經常發燒,住院一星期,師妹憶述由於住在醫院極其無聊,每日最期待的時間就是播放愛回家的時段。
小廚房系列—麻糬波波
香港的麵包店以前好像$10有3粒,今次就自己動手做做,dough 是 gluten free。 材料:1¼ cup + 1 tablespoon glutinous rice flour2 tablespoon + ½ teaspoon tapioca starch flour1 egg1½ tablespoon sugar (optional for sweetness)½ teaspoon sea salt½ cup + 1 tablespoon water/milk¼ cup cocoa powder (optional: more for dusting)¼ cup olive oil
港式蛋撻技能GET!
在疫情期間,很多人都深造廚藝,特別以baking為主。我從沒有這種渴望,直到星期四晚,心血來潮要整蛋撻。我之前整了四次,成功一次,失敗的原因都是蛋撻皮太乾發不起來。 我星期四晚臨睡前做了research,找到這個港式蛋撻教學,簡單直接,有文字又有視頻。星期五下班後就買材料開工,步驟如下﹕ 蛋漿 4 eggs, beaten, reserve 2 tablespoons for your pastry dough¾ cup water, hot6 tablespoons sugar⅛ teaspoon salt, pinch¼ cup evaporated milkvanilla extract, a dash, optional
街市的春暉哥
最近2次去中國店買凍肉,都遇到同一個肉類分割員,先叫他春暉哥,我覺得他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。 故事1﹕第一次與到春暉哥相遇,是6月。我在5月挑戰炆牛腩,不是很成功,不夠軟。所以就買一次再挑戰。我跟春暉哥說要一磅牛腩,春暉哥說牛腩是整塊買,不是一磅,我就說那要一塊,但不用那麼大。春暉哥就問我要多筋還是多肉,我(有點猶疑)說多筋吧,春暉哥說多肉比較好味,我來不及回答(心在想,他已有結論的事為什麼還要問我,搞到我好像都猜錯他心意),春暉哥手拿一塊說這塊是最好吃的,不過要炆久一點,我就說就要這塊。買完牛腩,我就說想要一個牛筋,春暉哥說要細塊的對不,我說是。
Covid-19下的誇國運輸
Covid-19的其中一個不便是運輸。我在2月頭時於美國郵政投遞了2個包裹到香港,都是保證會7天到達。最後,2個包裹分別在2月底和3月頭才送抵達指定地址。 今次換香港寄包裹到美國,娘親很堅持要寄口罩給我,其實我是沒有所謂,因為我都work from home,出街的次數有限。但她就說他們有足夠的物資,一定一定要把留給我的一份給我。基本上,所以國家郵政都有significant delay,這次他們打算用DHL。 當天,他們到DHL,填報關表格時,把口罩、保健品、紅棗黑糖荼磚都寫上。職員跟他們說寄口罩要寫上牌子及產地; 保健品要先上FDA網站登記及審批,審批允許後會回覆申請人號碼才能寄; 紅棗黑糖荼磚,媽媽已寫上 “candy” 但職員就說食物不能寄。他倆當時無功而返。(是次父母的親身體驗,我們都對DHL客戶服務沒有太正面的印象,覺得他們好像 “唔憂做”,完全沒有試為客人提供alternative solutions。)
聽媽媽的話
母親節快樂! 聽媽媽的話 別讓她受傷 我想我的媽媽絕不苟同這2句歌詞,我是全家最不怕她最硬頸與她對著幹。她說東我就往西,最後自己撞板還是不會示弱道歉。她還說爸和哥都怕她罵,我就吃了豹子膽當她唱歌 (她日日罵,由怕也變成無感)。只能怪她生了個固執的金牛座女兒,自尋煩惱。 她常說她說十句都及不上其他人說一句,特別是爺爺和嫲嫲。我唸幼稚園時是用左右2手寫字,根據娘親的說法做功課時左手寫累了就用右手,雙管齊下,她就讓我自由發揮。Random的一天,在爺爺家做功課,她聽到爺爺很隨便的說了一句「為什麼用左手」,我就自廢左手武功。娘親到今日仍然後悔為什麼不在當時開導我。在大學打排球時或玩射擊時,總會有人問我是不是左撇子,因為我有時重心是在左邊,可能我像哥哥的歌《左右手》,傻傻分不清吧!
Work from Home
G 惡夢、惡夢、惡夢!自從11月轉了部門後,我有work from home的option。我用過2次(正確是1.5次)這個advantage,1次是下雪天,1次是12pm有牙醫appointment,所以上午work from home看完牙再進公司。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在公司工作 因為有工作氣氛,能夠心無旁騖,加上有3個screens,效率也比較快。
學壞三日 學好三年
G 我的手排是半途出家,不是系出名門,而教我手排的人也是半途出家,自不然及不上正統手排且是香港考牌的司機。在一次開手排車的時候,朋友WT說「你行車期間,空波滑行的時間太長,這樣很危險,為安全起,要改改這個壞習慣。」 由於當天我和WT都趕著離開,沒有時間詳談和作進一步的訓練。我當天就打電話給媽媽 (她是香港手排的駕照),她就簡略說了一下應該如何減少空波滑行的時間(她也是很久沒開手排)。我隔日就用她口述的方法,但始終跟有人從旁指導有差。幸好朋友WT也剛有空,幫我補了1.5小時的課,我有機會可以觀察WT如何開車,亦有機會自己開,WT在旁指導我該如何反應。